《欧陆拂光-读堂》之三

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个高不过70多米,大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岛两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你一定不相信;如果有人告诉你,这里是雨果、莫泊桑、德彪西的打卡地,你的不相信一定会变为好奇;如果有人告诉你,这里还是流行文化如迪士尼电影、日本动画、周杰伦音乐的灵感来源,那你的好奇会变为蒙圈;如果再有人告诉你,这里还是除耶路撒冷和梵蒂冈之外天主教的第三大朝圣地,那你的不相信、好奇、蒙圈都会变得急不可待地期盼——想知道它叫什么名,在哪里。

     它叫圣米歇尔山,在法国的诺曼底地区。

      说句实话,我之前并不知道有这样一个地方,小傅姐姐把我们开到这里时,夜幕已快降临,我们先去旅店,远景的朦胧与脑袋的木纳同时并存。清晨,乘专门的公交出发去圣米歇尔山,也并没有太多的期望。下车伊始,眼前一亮:一望无垠的白色流沙中,一座小山拔地而起;薄雾缭绕,透出古城堡的剪影——人一下子仿佛进入了一个不真实的童话世界。我相信,与我同感的不止一个人,因为惊呼感叹已经在人群中此起彼伏。我有一种感觉,此情此景好像似曾相识,经小傅姐姐点播后恍然大悟——原来迪士尼电影的Logo就是以此山为背景来设计的。

     圣米歇尔山说不清楚是一座山还是一个岛。说它是山,它太小了;说它是岛,退潮时它又连着陆地。可这正是它的迷人之处,据说大西洋的潮汐迅猛,能够迅速涨到15米高,潮汐涨落,它就在山与岛之间转换。看起来美丽的流沙是诱人的(见图4),但你却不知道也是危险的,大文豪雨果这样描述:陷入流沙之中,一定会遭到惊心动魄的埋葬,这个过程是漫长的、必然的、毫不容情的……”。正是靠着这独特的优势,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各处沦陷,唯此小山的119个战士,能够抵挡英军的进攻长达24年。因此可以说,在特定的这段时间里,圣米歇尔山就是唯一的法国。

   其实山也好,岛也好,完全是看不见的,看得见的只是一个由教堂修院、要塞堡垒和石壁街镇组成的古建筑群。如果要形容什么是天人合一,什么是巧夺天工,什么是仙山琼阁,圣米歇尔山应该就是样板工程。 这些出人意料的人工建筑起源于一个梦:主后708年,阿夫朗什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圣米歇尔,天使嘱其开拓此山,并用手指在奥贝额头上戳了一下(现在在阿弗朗什的圣维杰珍宝室,尚可见到据称是留有天使指孔的奥贝主教的头盖骨)。没想到梦想成真,而且一梦800年,到16世纪此岛初具规模,从此成为朝圣胜地。此外,这一时代正在流行天主教历史上著名的隐修运动,推行苦修的本笃会在此建立隐修院,圣米歇尔山就成为了他们理想的世外桃源。岛上的建筑充分反映了本笃会的风格:教堂朴实无华、安详平静,便于修道士们冥思苦想;堡垒却坚固厚重、凭崖借势,有利抵抗侵略战争。 修道院的内院与回廊堪称建筑奇迹:花岗岩墙垛和巨型石柱支撑着它们,近看恍若镶嵌于大教堂之上,远眺则犹如悬浮于天水之间,好似天上庭院错落人间。我们还在这里见到了据称是达芬奇发明的潜望镜:那是一个内部黢黑的小屋,屋顶置有望远镜,反射到一个白色的石桌上(见图10)。指挥官坐在里面,既能躲避炮火的伤害,又能观察各处的战况,从容调动兵力。在莫泊桑笔下,圣米歇尔山的建筑是这样描述的:我如同发现一位天神的住所,感到无限惊奇。我漫步在一间间由或细或粗的柱子支撑的大厅里,穿过一条条开采着采光窗口的走廊,这些形同即将腾空而去的火箭似的小钟楼,这些五色缤纷、形态各异、令人目不暇接的墙角塔、檐槽喷口、细巧的装饰品都叫人叹为观止;他们简直是宝石构成的烟火,花岗石制作的花边,巨大无比而又精美绝伦,实在是建筑史上的空前杰作。

   畅游在圣米歇尔山,你真的不知道是在天上还是在人间。云山雾绕,巨大的海鸥在你的脚下与你夺路,你仿佛在天上;那些曾经的碉堡、监狱和塔楼,现在是博物馆、商店和餐馆,烟火又把你熏回人间。最好笑的丢古迹(家乡话,意即出糗)发生在品尝米其林餐厅——算了,留到《读餐》再说吧。

   恩主从来眷顾我们,正好赶上一个天主教的大团队来朝圣,修士修女约有百人。我们尾随他们一路来到山顶的教堂,并在那里观摩了他们的弥撒礼。从服装看,现场应该有两位枢机。因不懂法语,我们不知道这个朝圣团来自哪里;但一队荷枪实弹的特警一直在护卫他们,可知分量不轻。欧陆一路走来,教堂宏伟,却少见到崇拜庄严,朝圣团一行修改了我的偏见;最使人慰籍是看到不少童子军朝圣团,打着各色旗号,一脸肃穆的朝觐。这让我们看到欧陆尚未完全被世俗沦陷,信仰的希望就在这些年轻人里。福音运动有两个方向,横向的传播和纵向的传承 ,平心而论,讲究传统和家庭的天主教比我们做得要好些。

     法国的旅游推介文章中有这样一句:旅行至此,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一百次,都是一次让人心旷神怡的体验,信然!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道就是神”——《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二

基督之光——《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三

基督的救赎超越宗教——《约翰福音》系列讲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