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九月, 2022的博文

输油管道被破坏之另见

图片

《欧陆拂光—读堂》之十

图片
这些天世界战火纷飞,国内亲人被疯封不停,一个我视为家人的晚辈又要作开颅手术,没有心思写“游议”。但令人尊敬的英女王 停柩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是我第二次将女王与这所教堂联系起来,于是还是写点什么。 伊丽莎白二世无可争议的是这个世界上最传奇的女王,对她的评价这些天已经霸频了世界几乎所有重要媒体,再要说点什么无非也是画蛇添足。在全世界所有国家中,英国是唯一不依靠“革命”来延续的国家,是唯一在衰老时比年轻时更貌美的国家。而其中,伊丽莎白二世的无为而治与举重若轻令人瞩目——她左手牵着君主政治的体面,右手牵着宪政民主的荣耀,从容不迫地将“历史”连成了一个整体。她前后共统治三十馀个国家,拥有数不清的头衔;在她获得的众多头衔中,我最看重的是“信仰守卫者”。 作为“信仰守卫者”她是当之无愧的,君主政治的特征是神话君主,而她就像当年的大卫王一样,时刻谨记着自己是神的仆人。她替神作了许多工作,而其中的一件便是促使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原因。 20世纪是一个败坏的世纪,神的教会在人类的理性崇拜、科技崇拜、金融崇拜中被“边缘”。这个时刻——1998年7月9日,一个苍老、柔弱的声音从同样苍老、柔弱的英国传出: 伊丽莎白二世 宣布纪念20世纪世界十大为基督殉道的使徒。在她宣布的名单中,有刺杀希特勒的潘霍华和马丁·路德·金这样的“名人”,还有一个陌生的名字——我国云南乌蒙山区的苗族牧师王志明。与此同时,在视为英国“荣誉殿堂”的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西门上方,雕刻了这十位圣徒的塑像。最右边的这一位,便是 苗族牧师王志明。王志明牧师公开反对“三忠于”这种拜偶像行为,于1973年12月29日被枪毙,枪毙之前刽子手用刺刀绞碎他的舌头,他仍然用坚定的表情告诉人们:崇拜神,不能崇拜人!而 伊丽莎白二世 公开纪念为基督殉道的使徒,这个“不合时宜”的声音,是对撒旦们的宣战,是对坚守信仰的人们的鼓舞,是为日益堕落的世界敲响警钟。 我可以算是第一个深入到乌蒙山区去研究基督教与苗族历史的学者,而且,我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区作田野也不下一年半载,与苗族教会的牧长信众也有极好的关系。但是,我都不知道有王志明这样一位人物的存在。我想,那个时候能够知道王志明名字更懂得其价值的人,大概不会上三位数吧?正是从遥远的英伦返回来的信息,促使我去了解、研究王志明,并且把他写进了书里。大概,我是第一个用汉字介绍王志明牧师的人吧? 伊丽莎白二世怎样知

《欧陆拂光-读堂》之九

图片
      在两个疯子将世界搅得昏天黑地的时候,你还在没心没肺地写你的 “ 游议 ” ,实在不合时宜 —— 这是我对自己的检讨,以后将 “ 日拱一卒 ” 改为 “ 见缝插针 ” 算了。实际上, “ 缝 ” 也越来越窄了 —— 每周三小时的公开课备课,每周的尼哥底母讨论会,以及教会的证道。。。。勉力而为吧。       莱比锡的圣尼古拉教堂是我一直心念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催生过一场最符合基督教精神的 “ 革命 ” ——“烛光祷告革命”。     在上世纪中,世界分成了两个阵营。而这个由两个观念形成的阵营,其物理的分割是柏林墙。柏林墙是一道邪恶的屏障,它阻碍了东德人民对自由的向往, 据估计共有5043人翻墙逃入西柏林,3221人被捕,239人死亡,260人受伤。当时东西德许多教会与基督徒大力宣扬非暴力破除柏林墙的主张,一位莱比锡尼古拉教堂的年轻牧师弗瑞尔查考《以赛亚书9:2》: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 心灵受到极大的感动。他与几个同工看到上帝透过这段经文告诉他们就连“住在死荫之地的人也有光照耀他们”,因而发起烛光祷告会来祈求上帝的帮助。他们决定用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出去发三支蜡烛,并告诉百姓: “你是否觉得活在黑暗中?请你每天也出去发三支蜡烛,告诉他们同样的话” 。短短一个月不到,祈祷会从莱比锡扩延至德累斯顿、哈雷、马德堡、普劳恩、阿恩施塔特、恩斯托克、波茨坦和施威林等地,人数从百、千、万,最后高达五十万。祷告会后,参与的人总是手持蜡烛,以和平方式唱着赞美诗游行,期盼将两地人民隔绝的围墙拆除。当时的东德政府定性这是“蜡烛政变”,对参加祷告会后,手持蜡烛上街游行的群众下令镇压。面对强大的政权,以及同样是“社会主义阵营”的“北京天安门广场”同时期发生的大规模镇压事件,“烛光祷告”无异以卵击石。奇妙的是,神保守了这次运动:警察们被这些迫切祷告、准备殉道的群众所感动,违命没有制止祷告会,更未对群众开枪。1989年11月9日当晚,聚集人数约有五十万人,他们照惯例在尼古拉教堂及东柏林市政厅前聚集,但是这次他们徒步走向柏林围墙。当局接获消息之后,随即派出军警在围墙边等候,坦克和机枪对准了群众。一些基督徒姊妹将蜡烛放在炮孔上,递给军人,也将蜡烛放满了围墙。西德方面的人看到东德那边很亮,以为发生火灾,走近才发现东德的人点蜡烛唱赞美诗,于是西德的人也

《欧陆拂光-读堂》之八

图片
      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这里是世界上最富丽堂皇的教堂,这里是世界上收藏艺术珍宝最多的教堂,这里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宗教组织、拥有十几亿信徒的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圣地,这里是从第一任教皇使徒彼得到之后一百多位教皇的长眠之地。当然,能够当得起这么多 “ 第一 ” 的只有一个地方,她就是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我到这里来看了,却不想写她,因为,她让我心凉。至于为什么,我们还是从一个故事说起吧。      在《使徒行传》中有一个彼得凭借圣灵治愈瘫子的故事 (《徒3∶1-7》): 彼得、約翰在聖殿边上遇到一个生來就瘸腿的人,这人向彼得、約翰乞讨。彼得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於是这名瘸子就得医治好了。那个时候教会并没有钱,彼得也靠织帐篷为生,但拥有的是圣灵的能力。中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有一次在教皇引导下参观圣彼得教堂,金碧辉煌的殿堂和不朽的艺术品琳琅满目。教皇非常得意的告诉阿奎那:弟兄,我们第一任教皇很寒酸,他说金子银子我都没有,但今天金子银子我们都有了。托马斯·阿奎那回答说: 不错,我们金子银子都有了,但那奉拿撒勒人耶稣的名叫人起来行走的能力,我们却没有了 。       我们知道,主后8世纪法兰克国王“丕平献土”(把罗马城及周围地区赠送给统治罗马城的教皇),这是“教皇国”形成的肇始,也是天主教堕落的开端。1929年,为了拉拢教廷,墨索里尼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意大利承认梵蒂冈成为独立主权国家,实施政教合一的政治,主权属教皇。从这个条约开始生效之日起,意大利向教廷提供7.5 亿里拉,并移交10 亿里拉的公债券。希特勒的德国政府也于1933 年与梵蒂冈达成契约,将全国个人所得税的8 %到10 %的“教会税”交给天主教教会,仅1943 年一年,梵蒂冈就得到1 亿美元的收入。现在的梵蒂冈可谓富甲一方,不仅将这些钱用来购买军火企业的公司股票,还用来经营纺织业、电话通讯、铁路、水泥工业、电力工业以及从事黄金投机交易,梵蒂冈下设的特别管理处至少掌握了5 亿美元,常设管理处拥有6.5 亿美元,而梵蒂冈银行的资产远远超过了9.4 亿美元。而且,近些年来不断有梵蒂冈的经济丑闻传出(其中一个传闻说梵蒂冈与某国签订秘密协议,某国每年给予梵蒂冈40亿元)。《圣经》说:因为财富不能永留,冠冕岂能存到万代?( 箴言

回家:写在住棚节与中秋节

( 今天偷懒,把去年的老文章翻出来应景)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這七月十五日是住棚節,要在耶和華面前守這節七日。第一日當有聖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七日內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第八日當守聖會,要將火祭獻給耶和華。這是嚴肅會,什麼勞碌的工都不可做。這是耶和華的節期,就是你們要宣告為聖會的節期;要將火祭、燔祭、素祭、祭物,並奠祭,各歸各日,獻給耶和華。這是在耶和華的安息日以外,又在你們的供物和所許的願,並甘心獻給耶和華的以外。你們收藏了地的出產,就從七月十五日起,要守耶和華的節七日。第一日為聖安息;第八日也為聖安息。第一日要拿美好樹上的果子和棕樹上的枝子,與茂密樹的枝條並河旁的柳枝,在耶和華你們的神面前歡樂七日。每年七月間,要向耶和華守這節七日。這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你們要住在棚裡七日;凡以色列家的人都要住在棚裡,好叫你們世世代代知道,我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地的時候曾使他們住在棚裡。我是耶和華你們的神。”   於是,摩西將耶和華的節期傳給以色列人。(《利 23:33-44 》)          明天是《圣经》记载的住棚节,后天是天下华人的中秋节,我们既是基督徒也是华人,应该怎样来认识这两个节日呢?我发现这两个节日形式上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望月”(住棚节所搭建的苏克棚,一定要留出空隙可以望月);我发现这两个节日寓意上有一个相同点,那就是“回家”。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们各自的来源。这是两个非常古老的节日,都有几千岁的历史。中秋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最早是中国古人万物有灵时期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叫做“秋夕祭月”。先是,“秋夕祭月”只是属于天子的专利,《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这句话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天子在春天的清晨祭日,在秋天的傍晚祭月”。后来天子忙不过来,就只垄断对天的祭拜,把祭月下放民间自娱自乐,由于中国历史上缺乏严格的一神信仰,我们的很多祭祀娱神都演变成了人的自娱自乐,因此中秋成为自主性的民间节日,《东京梦华录》记载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这个最初称为“仲秋”的民间节日定型于汉,盛行唐宋,明嘉靖皇帝因为“大礼议之争”与儒家官僚矛盾,为了巩固皇权,在郊祀中突出“天尊地卑”的次序原則,在北京四郊分设地坛、日坛、月坛,试图恢复祭月的传统,但没有信仰传统只有崇拜传统的月神比较次要,对它的祭祀氛

转:《基督教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统》公开课作业之七

梅州市客家人的舞龙灯是 敬天和祭祖的二元崇拜 2020研修班 范子文 1、 梅州客家人的由来 客家人(Hakka),是南方古汉族的一支,是全国唯一一个不以地域命名的民系,也是 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人的迁徙历史,向上可追溯到西晋末年。前后五次大规模的迁徙(永嘉之乱、黄 巢之乱、靖康之变、南明危局、太平天国),历时一千五百年。在历次乱世浩劫中,客家 先民由中原逐渐迁往南方,患难相恤,薪火相传。 图1 客家人历次迁徙路线图 客家文化的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 萌芽期,东晋至北宋,前后约800年。在这一阶段,客家人迁居至中原文化圈的边缘,客家 文化的独特性尚不明显。 发展期,南宋至明初,前后约200年。在这一阶段,客家人迁居至粤闽赣交界。客家语言、 民俗、观念获得稳定发展。 成熟期,明中至民初,前后约400年。在这一阶段,客家人迁居至两广及海外。客家民系分 布格局基本稳定,方言、风俗、民系性格发展成熟。 2、 梅州客家人舞龙灯的历史传统 1、 舞龙灯的由来 2 / 7 相传,古代人们把龙、凤、麒麟、龟称为四灵,是吉祥的化身,美好愿望的寄托。传 说龙王兴云降雨,造 福人间。龙作为 一种神,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民崇拜的 民族象征, 是艺术创造的产物,它集狮头、蛇身、鱼尾、 凤爪于一身,汇勇猛、灵活、友善、高贵于 一体,综合 了人民的理想、愿望、智慧和力量,象征吉祥与幸福。据传,早在汉代时期, 舞龙灯活动已很普遍。民间人们 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收,传 至 唐宋,舞龙在民间已很兴盛,舞龙灯的形式和表演技 巧已很完善。据宋代吴自牧所著《梦 梁录》中记载: “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龙之状。” 此文载充分说明 ,到宋时龙灯已在大江南北地区活动。 关于舞龙灯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晋阳大 地旱情严重,玉帝让金角龙王给晋阳地区播雨,而金角龙王将雨播到南方,淹死了很多百 姓。玉帝知讯后,将金角龙王问罪贬斥,老龙王为赎罪,每年新春之际,下凡界拜访百姓 ,许诺来年定降喜雨,让晋阳大地风调雨顺,五谷丰收,过上美好幸福的日子。 2、 梅州客家人舞龙灯是历史的延续 客家人,不是纯粹的汉族先民,所以他们不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基因标本; 客家人,不是本地土著的后裔,所以他们也不是后天归附的『化外之人』 ; 客家人,不是『流民』,千

《欧陆拂光-读堂》之七

图片
人类历史上有一次划时代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运动的摇篮在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的心脏在圣母百花大教堂 —— 她是世界第三大教堂(图1、2)。 她是唯一一个以花来命名的教堂 —— 百合花代表了城市,百花象征了时代; 她的外立面就是文艺复兴雕塑绘画博物馆 —— 那一时代许多标志性大师的作品都在上面,成为了后来 “ 文艺复兴三杰 ” 和其他艺术家的教科书(图4); 她的铜门《圣母升天图》由著名雕塑家狄盘果 1420 年完成,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丽的大门之一; 她的穹顶是乔尔乔 · 瓦萨里创作的气势恢弘的壁画《末日审判》,这是米开朗基罗日后创作梵蒂冈大教堂壁画的灵感来源(图6); 她的地下室保留着主后 4 世纪教堂的遗迹,表示了对传统的尊重和信仰的继承; 她的钟楼由文艺复兴先驱之一、被誉为 “ 欧洲绘画之父 ” 的大师乔托设计,被认为是意大利最美丽的钟楼(图3); 她边上是最 “ 文艺复兴 ” 的约翰洗礼堂 —— 不但表示归于基督,而且成为佛罗伦萨市民, 但丁 等许多 文艺复兴 领袖和 美第奇家族 成员均在此受洗,直到 19 世纪末,所有佛罗伦萨天主教徒均在此受洗(图8); 洗礼堂的东门是吉贝尔蒂的杰作,其东门浮雕镶板镀金的旧约故事,被米开朗基罗赞为《天堂之门》(图7); 能够代表文艺复兴的一切:复古、创新、文艺、科技、组织、城市。。。等等元素,都可以在这座教堂里看到。但是,作为 “ 王冠上宝石 ” 的是这座教堂的穹顶 —— 她把艺术与科学打通,最能够体载 “ 文艺复兴 ” 的时代精神。我们就重点来说说这个穹顶的故事。 13 世纪的佛罗伦萨是一座富裕的城市,这座富裕城市里有一个传奇的富裕家庭 —— 美第奇家族。美第奇家族的金钱扶植了许多 如 达芬奇 和 伽利略 这样的大师诞生,被称为 “ 文艺复兴教父 ” 。 1296 年,由这个家族出资,准备建造一座 “ 无以伦比尊荣华丽、使托斯卡纳其它教堂相形见拙足 ” 的新教堂。经过一百多年,这座教堂的其它部分都建好了,可是工程的难度使得她最重要的穹顶无法完成 —— 这个穹顶比罗马 万神殿 的穹顶还要大,而且城市因为一些原因禁止使用 飞扶壁 ;再说,富裕如佛罗伦萨,也无法提供足够搭脚手架的木料。人们都以为这是一座永远盖不好的教堂了(图9)。美第奇家族与全城百姓都心急如焚,他们出巨资征集能够完成穹顶的方案。这时候,一个怪人出现了,他叫布

转《基督教视野下的中国文化传统》公开课作业之六

基督教视角下的中国文化传统 -- 作业 上完课没那么多时间翻阅论文和看相关书籍,只有重新看 PPT 做一些摘录,并写一些感想心得作为,这门课的作业。 第一讲 天人合一:中国先民 “ 元神 ” 的思与考 1.1. 摘录 PPT : 前言:从圣经视角来观察中国文化 马立诚《当代中国八种社会思潮》。中国现代性转型的八种出路: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老左派思想; (3) 新左派思想; (4 )民主社会主义思潮; (5) 自由主义思潮: (6) 民族主义思潮: (7) 民粹主义思潮; (8) 新儒家思潮。基督教学者谌洪果《中国当下的宪政思潮:目标及路径之争》一文中将 宪政思潮 分为 7 派:社会主义宪政派、自由启蒙宪政派、儒家宪政派、民国宪政派、国家主义宪政派、反宪政派、公民宪政派。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有探索有成果的神学家,我的观察中有以下五人比较有代表性:赵紫宸、倪柝声、贾玉铭、章力生、刘小枫。我把他们分别归为 “ 人文主义处境化 ” (赵紫宸)、 “ 神本主义处境化 ” (倪柝声、贾玉铭、章力生)、 “ 学院式的处境化 ” (刘小枫)。此外,还有一种 “ 皇本主义处境化 ” (丁光训)是政治家且只是执政党的代理人,不在基督教内部来介绍。 这是从根底识读中国文化的关键,我把它称为 “ 基因性探讨 ” 。因为正是基因( mene )演化成了后来的文明形态 —— 信仰超越文化,却形成了文化的传统;宗教超越政治,却形成了政治体系。 人们曾经从 人性 (如韩非、孟轲、荀況)、从 地理 (如布罗代尔)、从 气候 (如孟德斯鸠)、从 语言 (如博厄斯)、从 分工 (如涂尔干)、从 人种 (如亚瑟 · 德 · 戈比诺)、从 精神 (如黑格尔)、从 进化 (如达尔文)、从 治水工程 (如魏特夫)、从 生态 (如梅棹忠夫)、从 文明方向 (如戴蒙)、从 生产方式 (如马克思)等角度来考察 “ 文化 ” 对 “ 制度 ” 的安排和影响,其实按我们以上的分析, “ 神启 ” 的文化与 “ 人本 ” 的文化 导致了不同的制度安排才是最根本最本质的安排。 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究》中将历史的主角定位于 “ 教会 ” ,并认为这是《圣经》作者的观点。他说: “ 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研究一直基于如下的假定:文明是历史的主角,教会属于次要角色,不论是起到阻碍作用(毒瘤),还是促进作用(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