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合一”:中国先民“元神”的思与考——基督教视角下中国的文化传统(第二讲)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光照在 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 《约 1:1-5 》 “ 神既在古时借着众先知多次多方的晓谕列祖,就在这末世, 借着祂儿子晓谕我们 ...” —— ( 《来 1 : 1 , 2 》 ) “你们是我的见证”——《赛43:10》 “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 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 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 ——(《罗1:20》)。 既然我们用 “ 无天无法 ” 来表述中国文化中的结构性缺陷,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何为 “ 天 ” 。为了表示并非 “ 顺口谈天 ” ,我追溯了一下 “ 天 ” 的词源。 “ 天 ” 曾经是华夏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基因,它全程参与了中国文化的塑造 —— 从最早的文字到最早的文献,从最上皇帝诏书 “ 奉天承运 ” 到最下老百姓口中的 “ 老天爷 ” , “ 天 ” 不分贵贱陪伴中华民族从上古一路走到今天。 “ 天 ” 在中国文化中有一整套复杂的语义 , 宋代朱熹有言: “ 天固是理,然苍苍者亦是天,在上而又主宰者亦是天,各随他说 ” (《朱子语类》)卷 53 )。程子更加详曰: “ 以形体谓天,以主宰谓帝,以性情谓乾。 ” 哲学家张岱年认同朱熹、程子的见解: “ 中国古代哲学中所谓天,在不同的哲学家具有不同的含义。大致说来,所谓天有三种含义:一指最高主宰,二指大自然,三指最高原理。 ” (《 “ 天人合一 ” 思想的剖析》)。梁启超认为天有四义:形体、主宰、命运、义理。历史学家冯友兰概括出 “ 天 ” 的五种涵义: “ 天、地、人 ” 、 “ 高明配天,悠久無疆 ” 是自然之 “ 天 ” ; “ 昊天上帝 ” 、 “ 青天大老爷 ” 是主宰之天; “ 天道 ” 、 “ 天理难容 ” 是义理之天; “ 天命难违 ” 、 “ 奉天承运 ” 是命运之天; “ 天行有常 ” 即《荀子 · 天论篇》所说之天是规律之天(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台湾天主教学者傅佩荣用西方学术方法比附,也认为中国的天包括五重身份,即主宰者 ( Dominator (or Lord of All)) 、造生者 ( Cre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