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愿清单
家父张彦夫,贵州省文史馆馆员,于 2011 年 12 月 16 日辞世,享年 92 岁。
家父一生坎坷,起落沉浮,三十多年官场,二十多年牢房,十多年病房。从川东泥 腿到总统府简任官,从历史反革命到文史馆馆员,黄、蓝、黑、红,上、下、左、 右均品尝个遍。晚年恬淡通透,宠辱不惊,尚健时,嘱我等儿女:“我身无长物, 无亿万富翁撒手时之痛苦,也免却遗产分配时之不睦;我胸无大志,无“同志仍 需努力”的念念不舍,也不添尔等后辈“光宗耀祖”的压力。要说遗愿,唯四而 已。其一:生前无论顺境逆境,皆能保持有尊严的活,死时无论怎样,希望有尊严 的死;其二:我一生麻烦家人太多,死后不发讣告、不设灵堂、不开追悼会、不留 骨灰,不给大家再添麻烦;其三:我一身脏器衰弱,唯眼独好,蝇头小楷可不戴眼 镜,希望角膜捐献盲者,废物利用;其四:我一生书报度日,不到起不了床便报不 离手,竟没有回馈报刊豆腐干文章,只读不写,有愧报人,尔等均系舞文弄墨之 徒,希望帮我还此文债。” 家父于两周前陷于昏迷,多器官衰竭,我们儿女轮流伺候榻前,又聘有经验之护 工,按家父平日追求清洁光煊的习惯,每日擦洗身体、护理口腔,除粪倒尿,换洗 衣衫;孙辈自加拿大、成都、澳大利亚悉数赶回送终;最神奇的是,深圳基督教传 道人吴彩金、贵阳传道人张春雷十万火急赶来病房,为家父临终祷告,弥留中的 家父顿时睁开眼睛,表示愿意接受基督作救主,遂由张弟兄施洗,在生命的最后 一刻灵魂得救,真正地实现了“尊严的死”。落气之后,即刻火化,在向军牧师带领的祷告和唱诗班的赞美诗中安息主怀;在此之前,已联系好温州角膜库,将角 膜捐出,希望有缘盲者,因此而见世间光明,温州角膜库义工来取出角膜并行礼 致敬,告知:家父为全国年事最高的角膜捐献者,他的角膜将按他的遗愿救助贵州贫困少年;家父捐献角膜的行为,感动了医院的病友和来送行的亲友,当时便有数十人要求填表捐献。(12 月 17 日温州都市报有报道) 生老病死,本人生常态,不以生喜,不以亡悲,家父“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生态度,生死利落;他的“遗愿清单”,虽比不得好莱坞同名电影的绮丽多姿跌宕 起伏,却也是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平常心”,举生命之重言不足挂齿的小事, 真正的“举重若轻”,洒脱!不能不让人心生敬意。 中国传统文化中,孝是底色,所谓 “慎终追远”。五千年来的约定俗成,“慎终 追远”已固化为一整套悼念、追思、祭奠、殇葬的仪礼,其中是否符合生者的想 法,是否符合亡者的意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符合社会习俗。思想致此,我才回忆 起家父寻常爱骂我们的一句话:“未能免俗”。现在看他的“遗愿清单”,才知 道他完全有资格这样骂。我们儿女心有了悟,便也顾不得社会上闲言碎语,唯将此小文作“心香一柱”,顾不得“生命中是否能承受如此之轻?”
家父的“遗愿清单”,我们不折有扣地执行了,之所“有扣”,是指“不留骨灰” 一项,因为母亲已自己买下合葬墓,母亲说:“他不会盖被子,以后还得我去照料。”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