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孙氏家谱序

续谱,便是摆谱。余读谱上百,每见炫富炫贵炫文炫武,颇感未能免俗,然《贵阳孙氏家谱》掩卷,顿觉手留余香——好一个雅字了得!

孙氏之雅,乃因竹而雅,一人因竹而雅见过,一族因竹而雅未曾见过。贵阳孙氏溯源,祖上诗文传家,尤以丹青名滇,或重宴鹿鸣,或榜书大观,或掌门崇正,实乃云南江东望族。贵阳孙氏始祖清彦,咸同之交,由诸生筮仕入黔,居官二十余载,克城夺垒,立功最多,所遗惟书籍字画古帖,官清如竹,时人称为清贫太守。清彦文章诗赋,倚马可待,有《郎山说》、《平安花信之图跋文和后记》、《郎岱木城碑记》传世,诗词收录于地方志艺文志中;书法秀润,行草隶篆、钟鼎金石无一不精,西南屏障檗窠大字,被列为贵州省文物,匾滇黔锁钥,覆康熙御笔,题金马碧鸡忠爱三大牌坊,更成为昆明历史标志。绘画精妙,山水人物、花卉竹兰、翎毛草虫门门兼得,人或比肩八大、缶庐、白石,画竹尤称绝,故自号竹雅,一生以竹自况,题竹画竹无声惟取貌,淋漓醉墨凌青峭。戯嘻敢作不平鸣,一任风来竹自啸。

二祖孙植,也工画竹,故号小竹、筱竹,年少时值咸同之乱,颠沛辗转,体弱多病,惟青士、青毡、青灯相伴,其青衿一生,完成了贵阳孙氏延续接代的任务。

三祖孙竹孙,绘以为主,故号为竹孙。任省长公署秘书兼贵筑(又称贵竹)县(即今贵阳市)县长。竹子竹孙又长竹县,故长置祖父咏竹诗于座右:春风新长碧琅轩,苍佩棕铮玉几竿。何似美人幽谷暮,血拋翠袖依天寒。竹孙于灾年平粜,创立贵州首家西医院,其人其画,与乃祖一脉相承,题竹抱节不移君子性,虚心始得圣人风竹具潇洒之姿,菊呈淡雅之致。比诸人类,品格清楚。最难得的,就是时届深秋,大地生寒,草木都黄落了,而它一个依旧凌云,一个独立寒霜,抱着大无畏的精神,能够战胜环境,显露出新生面貌,可师、可爱。惟菊黄竹绿,本质不同。若把它分开来看,淇涣彭泽,各自成家;联系起来,便觉动节寒英,却是同一阵营的战友,相互团结。因此,我濡墨写生,故将它合成一幅,籍以表达我愿与故人君子相互琢磨之意。公元一九五八年七月孙竹孙并题。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有联赞他:书到右军难品次,文如开府得纵橫。学者王蔬农也曾赠一联:名士一堂头腹尾,传家三绝书画诗

竹孙弟书农,任贵州高等审判厅庭长、二级法院院长、贵州省总检察厅监督检察官。撰有《贵州司法沿革》,秉持诗词书画的家风,为贵州省司法界重要人士。

孙氏四世为长的孙家骧,黄埔六期学员,1 944II月日军犯独山,孙家骧领留在贵州的十三军、会同二十九军、九十八军迎击,于深河桥打响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一枪。其弟孙家骐,贵阳市首批高级工程师,贵阳市政协副主席,他在森林公园主持修建了孙中山纪念堂。

古人云:五世而斩,孙氏四世适逢极左弄权,但正是他们竹叶青青不肯黄,枝条楚楚耐严霜的隐忍,带来了孙氏五世以后昭苏万物春风里,更有笋尖出土忙的繁荣,现在的孙氏一族不但打破五世而斩的咒语,而且还成长为了茂林修竹

愿孙氏一族永远如竹:根深叶茂,有凌云之志,虚心向上,节节高升!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三自爱国,不折不扣一场政治运动(三)

三自爱国,不折不扣一场政治运动(一)

初谈“政教分立”——只有基督教可以提出这一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