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的中国智慧
白纸,传说由宦官蔡伦发明,蔡伦被阉割了身体,百无聊赖中便做了这不伦不类的发明。人寿百年,纸寿千年,蔡伦才赖纸为媒,得以名传千年。 纸为什么是白的?因为白才有最大的可能性。于是中国人尚白:书法,要义不在浓墨而在飞白;国画,精华不在重彩而在留白;弈棋,白让先;哲学,知白守黑;崇拜,素王;诗文,不著一字尽得风流;道家, “见素抱朴”,儒家, “绘事后素”; 豪放不羁时,举大白,听金缕;孤独寂寞时,无两厢宾对,听内心独白。。。 在上者首先从蔡伦阉了身体得其精髓,他们要阉了在下者的精神。于是有一位伟大领袖说:“一张白纸,好画最美的图画”。把活人变成白纸,无知无识,空空荡荡;染成粉红,折叠齐整;消灭“脏”絮,焚为灰烬;用为 走狗,去若刍狗。 几千年来,白纸,就是中国人的命运:随上意濡染,随上意搓揉,不知道痛也不知道累,甚至不知道自己存在与否。 有一天,白纸在南京的一位小姑娘手里醒了——面对四维的黑暗,白纸在她手中愈加醒目;它不是“反标”,但寓意无穷;它不是武器,但威力无比;它不著一字,却让统治者感觉写满了自己的“罪状”,使人民大众感受到是抗议的“檄文”;它其默如雷,她 恭默守静, 爪牙拿走她的白纸,她仍然保持姿态巍然站立,手中的空白更白,更加光彩夺目。有一位老祖宗说:“有生于无”,有了第一张白纸,便开始了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她的同学站出来了,每人手中一张白纸;再之后,她的同胞站出来了,每人手中一张白纸;再再之后,那张白纸便在全世界飞舞。在上者惊慌失措却又进退失据:以“白纸”为敌,恐遭世界耻笑;不理“白纸”,又恐若“蜡烛”(莱比锡尼古拉教堂掀起的蜡烛革命)蔚为革命,“白纸”有了生命,任何“人”都拿它无法。 中国百年以来, 5.4 失败了,因为它诉诸革命; 6.4 也失败了,因为它寄望改革。革命与改革都不能使中国走出帝制,它们都只能在“未济”中循环往复。但当下的 A4 是不会失败的,因为: 1 、 5.4 后面有党派, 6.4 后面有精英,它们只是少数知识分子的运动,而 A4 是各个阶层共同参与的运动,是去中心化的全民运动,很难被“清零”; 2 、 5.4 有烈度, 6.4 有温情,而 A4 既无烈度也无温情却有温度。烈度是破坏的,温情是幼稚的,其中都没有爱;而温度是带着爱来的,抗议与建构尽在不言中。 3 、 5.4 是文化 - 政治诉求, 6.4 是经济 - 政治诉求,而 A4
太溫暖人了。❤️❤️❤️
回复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