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闹剧看宗教

昨天说了生角——宗教,今天该谈谈旦角——教育了。毕竟,生旦从来都是演对手戏的,无论是生死恋或双簧剧,对他们来说是不能“说一不二”。于是,在旦角中选了一个“名旦”——复旦大学。一来是因为复旦历史上有戏,正好代表中国教育的前世今生;二来复旦当下正在出戏,出的一出是“滑稽剧”,一出是“惊悚剧”,正在辣着人们的眼睛(海外剧场的戏暂不直播)。

我想“滑稽剧”,“惊悚剧”都已经演出完毕,实在也没有什么再可剧透,我们还是来看一遍复旦的“历史剧”吧。正像生-旦从来的剧情“生死恋”一样,宗教-政治在复旦也是一个绕不开的“生死结”或“生死劫”。

复旦大学前身叫震旦学院。1903227日,法国天主教会在徐家汇天文台旧址创办,由耶稣会奖学基金提供支持,马相伯神父为创始校长。“由耶稣会奖学基金提供支持”必须要有一个说明,这笔钱主要来自马相伯神父的捐赠。1900年,马相伯将自己的全部家产——松江、青浦两地的3000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即日后的震旦大学)的办学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震旦之名,是古代印度对中国的称谓,在英语中,亦有黎明、曙光的含义。马相伯将震旦学院喻作旭日东升,担负着以教育开启中国曙光的重任。也的确如此,震旦学院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博士和硕士学位的学校,有“东方巴黎大学”美誉。

这里要把关键人物马相伯交待几句:马相伯一方面是天主教神父,另一方面又有“爱国老人”之称,笔者看到一张历史照片,当年名动华夏的“爱国七君子”与马相伯合影,题词为“唯马首是瞻”。这样说来,震旦从出生时就具有了双基因:教会学校、爱国情怀。本来,这是没有任何矛盾的,但在当时的中国,进步主义、实用主义、科学主义、共产主义形成了巨大时代思潮,北大校长蒋梦麟的一句误读“传教士是骑着炮弹来中国的”便煽动起全民族的仇教情绪。中国的大气候如此,震旦的小气候岂能例外。从创办开始宗教(教育)与政治(爱国)在这里就磕磕绊绊。1905年春,马相伯“养病”期间,法国神父南从周为总教习,另立规章,导致全院132名学生有130名退学,马亦率一众中国教员辞职。之后,马相伯在张謇、严复、熊希龄、袁希涛等社会名流支持下重新开学,更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含有“恢复震旦,复兴中华”之双重寓意。马相伯任复旦首任校长。更名复校后的“复旦公学”民办官助,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学校。从此两校并立。

分立后震旦仍由教会管理,南从周仍为教务长。1907108日,震旦学生因纪念孔子诞辰,被天主教神父视为“拜偶像”制止,部分学生愤而罢课离校。1915年起,院长需由罗马耶稣会总部任命。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学生决定罢课;校方命令复课,并叫来法国巡捕予以弹压,165名同学愤然离校。1927年,震旦学生要求收回教育主权,法租界派巡捕驻扎在学校,开除并逮捕了一批学生。至49年易帜后,震旦大学在法律意义上还是一所私立大学,但不再受外国耶稣会控制。195121日开始,所有传教士退出学校,天主教会停止拨给震旦大学经费。震旦撤销,部分院系并入复旦。

震旦-复旦的双重基因,导致其从来就是一个政治氛围浓厚的革命基地。开办之初,清廷通缉的革命要犯于右任在此避难求学,后又出了民主革命家刘成禺、邵力子、何振梁等,现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沪宁也是该校出身。近来十分活跃的左派奇葩,有名有姓的也有一批。其中张维为算是一个代表人物。张维为既无文凭也无水平,既无知识也无常识,满嘴跑火车,东方电视台忽悠来访的福山与之对话,事后福山对其的评价就两个字:“白痴”。张维为无文凭无水平也就罢了,还既无人品也无人格,薄熙来火红时捧薄,薄熙来落井后下石,能从骂自己的话中,读出自豪感,我有一次听他与澳洲学者电视讨论,看他成为众矢之的却气定神闲,撒起谎来更气吞山河,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在电视下都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可人家就能够旁若无人王顾左右,真是一位“大场面先生”。网上普遍称之为“复旦之耻”,评论他“人至贱则无敌” 真恶心死人了”。可能中央领导们是为了“接地气”,所以才挑了个不学有术的混混来“经筵日讲”。只不过我一定要告诉我们尊敬的国家领导,“不耻下问”的“下”不是“下三滥”的“下”。

“滑稽剧”讲完了就该讲讲“惊悚剧”。割喉的那个老师我在视频里见了,第一印象是“手无缚鸡之力”,想到的第一个句子是“兔子急了也咬人”。一个数学人才不一定人情练达,我想起了尼采的故事,尼采疯病以前,疯狂责难他奉职的大学,而他的天才思想不合乎学术规范,对学校来说也是“炸药”;尼采疯病以后,完全不能工作和教学,自己辞去教授之职,但学校仍然保留了他的职位,给予他经济上、精神上、治疗上、生活上非常多的关怀照顾。这已经是150年前的事了,但那所大学是在巴塞尔大教堂举行弥撒拉开的序幕;照道理复旦也有宗教基因,但她的双基因导致了政治基因吞噬了宗教基因,尤其是49年后。我想起前年发生的复旦修改章程引发的舆论风波:当时章程在序言第三段新增“学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章程第4条删去“师生治学、民主管理”,增加“实行中国共产党复旦大学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新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领导学校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新章程引发学生抗议,很多学生聚集在餐厅高唱校歌:“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网无羁绊”、“复旦复旦旦复旦,日月光华同灿烂”。引发的国际批评也不少,其中一篇文章的标题《复旦等院校章程修改 大学恐变为中共“党校”》就很点题。那么,“政治家是主人,海归博士是临时工”也自然就是复旦这出戏的今(惊)天一幕了。

现在,世界的大学都在“数典忘祖”,最典型的是美国108所大学,其中的106所是基督教创办的,现在差不多都成为了反基督教的大本营。复旦“转基因”后,倒是“政治家治校”了,倒是建成为“红色基因库”了,倒是经常出“国师”了,可是也又臭名远扬了——好端端去东欧建一所分校,却搞得上万人游行抗议;那“东方巴黎大学”也成明日黄花,褪去荣耀金辉后露出了底色的熏心血红,随之而来的将是无数幕的滑稽剧惊悚剧荒诞剧活报剧恶作剧,总之都是中国教育的悲剧。中央党校的教授蔡霞教授日前发推说到:“上海复旦大学最近出了两件大事,一是一个混混混进庙堂最高级,堂而皇之当‘国师’;二是一个海归辛苦n年无归处,举刀捅死了代表组织处置他的党书记。复旦是中国一流顶级大学,培养出中共当局常委王沪宁,主管意识形态,复旦自然应是大陆高校的标杆。这两件事正表明:复旦确实是中共高校真相的缩影。”还有条推总结得更简洁,是一幅对联:真博士被上海复旦榨干下岗杀人,假博士当真教授进中南海做国师。诚哉斯言!

“数典忘祖”的大学教育,是该反思反思“政治正确”(美国)和“政治挂帅”(中国)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道就是神”——《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二

基督之光——《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三

基督的救赎超越宗教——《约翰福音》系列讲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