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的审判(下)——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14


读经: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樣。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來的父。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因為父怎樣在自己有生命,就賜給祂兒子也照樣在自己有生命;並且因為祂是人子,就賜給祂行審判的權柄。你們不要把這事看作希奇;時候要到,凡在墳墓裏的,都要聽見祂的聲音,就出來;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   我憑著自己不能作甚麼,我怎麼聽見,就怎麼審判。我的審判也是公平的,因為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我若為自己作見證,我的見證就不真。另有一位給我作見證;我也知道他給我作的見證是真的。你們曾差人到約翰那裡,他為真理作過見證。其實我所受的見證,不是從人來的。然而我說這些話,為要叫你們得救。約翰是點著明燈。你們情願暫時喜歡他的光勺但我有比約翰更大的見證,因為父交給我要我成就的事,就是我所作的事,這便見證我是父所差來的。差我來的父,也為我作過見證。你們從來沒有聽見祂的聲音,也沒有看見祂的形像。你們並沒有祂的道存在心裡,因為祂所差來的,你們不信。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我不受從人來的榮耀。但我知道你們心裡,沒有神的愛。我奉我父的名來,你們並不接待我;若有別人奉自己的名來,你們倒要接待他。你們互相受榮耀,卻不求從獨一之神來的榮耀,怎能信我呢?不要想我在父面前要告你們;有一位告你們的,就是你們所仰賴的摩西。你們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為他書上有指著我寫的話。你們若不信他的書,怎能信我的話呢?


我们今天继续查考约翰福音第五章,对约翰福音第五章后半段的审判主题,我们分析一些难解经文。上一讲我们解释了耶稣为什么既是“替罪羔羊”又有审判人类的权柄,今天接着讲两个题目:

耶稣审判的依据是因信还是因行和《圣经》中有永生吗?先讲前一个。


本章24节:那聽我話,又信差我者的,就有永生、不至於定罪,是已經出死入生了,耶稣在这里的原则是因信称义;但29节又讲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這裡告訴我們的似乎又是因行为得救。这两句话矛盾吗?如果说不矛盾又怎样来平衡?

关于因信稱義另见十四章6節: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天父那裡去。這裡明白指出,若不藉著主,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所以,信心是唯一能夠到達天父那裡的一條路。神愛世人,差祂獨生子拯救世人、沒有任何條件,只要求人單純的信心。因此信心不單是通往天父那裡唯一的路,是僅有的一條單行道。 25節: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時候將到,現在就是了,死人要聽見神兒子的聲音,聽見的人就要活了聽見的人就要活了指的也是聽到而又相信的人,也就是指前面24節:那聽我話、又信差我來者的人。

登山寶訓亦以兩種人的對比作結。聰明人聽基督的教訓就實行,愚拙人聽基督的教訓卻不在生活中實踐。

  相反,支持因行为得救的经文有:耶穌描述最後審判時的情況,有些人在他面前,以曾行善為理由要求進天堂;他們說這些善功是奉基督的名而行的。然而,因為他們沒有遵行我父旨意(21節),並沒有全心全意歸入基督;故此,耶穌對他們說:我從來不認識你們,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罷。(23節)《哥林多後書五10》:因為我們眾人,要在基督台前顯露出來,叫各人按著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惡受報。。使徒约翰说:因为凡从神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了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约壹5:4)。最典型的是《雅各书》:我的弟兄们,若有人说自己有信心,却没有行为,有什么益处呢?这信心能救他吗?(《雅各书2:14》)。

因信称义因行为得救矛盾吗?现在,一些宗派的牧师依据前面那些经文,片面强调圣灵内住而称义成圣,认为有了信心就能够被提,世界与他们全无关系。相反,现在有一位网红牧师正在大张旗鼓地批判路德的因信称义,这个所谓的牧师不是始作俑者;三自的首脑人物丁光训就说过:圣经中只有两卷书——罗马书和加拉太书是讲因信称义的,圣经中也有不赞成因信称义的一个最典型的——雅各书

   那么,到底我们需要因信称义还是因行为得救?《圣经》是否会自相矛盾?

   其实,上述两个方面的认识都是错误的和偏执的,他们的错误的和偏执就是建立在错误的解经上。因信稱義是指一個罪人得拯救,唯獨是出於上帝的恩典單單藉信心耶穌基督而不是依賴個人的行為,这是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依据《约翰福音》和《罗马书》等提出的一个重要观念,主要是针对羅馬天主教東正教認為人要蒙恩得救除信心外,亦必須加上足夠的善功補贖之教義。这个口号的意思就是完完全全信靠神,把自己全然交托与神,在神的面前谦卑下来,倒空自己,完全顺服,神就会向我们显示信实,就是《罗117》概括的七个字本于信,以至于信本于信信仰以至于信信实”——这就是圣灵工作的原理。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太631-33》)。知识是信仰的拐杖,它可以使信仰走得更稳,但它不是得救的凭据,《罗马书3:25》明确说到:挽回祭是凭着耶稣的血,借着人的信而雅各在这里要强调的是:因信得救的信心,必定会在基督徒生命中与好的行为相伴,如果你有真信心,也一定会有好行为;如果你这个信心带不出好的行为,它一定是假的信心。这就好比你说你有公义,看到强盗抢人却不敢指责;你说你有爱,看到邻舍有难你不相帮。那么,你的信心肯定是假的,因为这肯定不是出自圣灵。按照雅各的理解,因信称义因行为得救并不产生矛盾,反而是相互依存的一组概念。如果我们站在神本位置,一切行为都出于圣灵,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如果我们站在人本的位置,强调这是的行为,就会产生一种人本主义的后果。上述的两种解经错误,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敌对的,但其实都犯了同一种人本主义的错误。因为人已经被罪污染,被罪恶捆绑,人的理性也已经被罪恶败坏,会刻意拒绝、忽视和抵挡上帝,所以《圣经》说认识上帝是智慧的开端(箴9:10),拒绝上帝意味着做愚顽人(诗53:1)。人靠自己理性构建的哲学本身也绝非上帝的启示,而是人对上帝普遍启示的回应,若不肯以承认上帝和祂的启示为前提,一定会引发败坏和错谬,不认识上帝就意味着也不能在正确的意义上认识这个世界。正因如此,雅各与保罗的理解分毫不差,因为保罗也说唯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5:6》)。雅各也不是反对保罗,而是说:保罗所说的那个因信称义的信心,一定会带出好行为来。他们的共同基础都是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 5:17) 。根據《啟示錄二十12》所記,每一個靈魂來到基督面前受審判時,天上的案卷都會打開,看看上面所記關於這個靈魂的事情。這個案卷記載著每個未得救的靈魂的罪行;另外,還有《生命冊》(12節)記載著千禧年期間每個真信徒的名字。毫無疑問,任何人都會照他們所行的受審,但那些真正重生,跟隨基督的,天上的案卷才會記載他們的功績;這些果真是因為是神自己親自成就而藉信徒實行出來;因此,唯獨由神藉信徒而成就的,才算是行善。这就是《雅各书》的中心思想:身体没有灵魂是死的,信心没有行为也是死的。雅各也可能面临到这样的争论,因此他说:必有人说你有信心我有行为,你将你没有行为的信心指给我看,我便借着我的行为,将我的信心指给你看。(雅各书2:18)保罗也说: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前6:18,19)根據上述各段經文,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先有信心必然行动,这就是《约14:15》耶稣说的: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就是他针对法利赛人说的经上说,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这句话的意思,你们且去揣摩。(《太9:13》)就是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 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祂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祂一同显现在荣耀里  (《西32-4》)。《約翰福音五28-29》或其他相類似的經文,都沒有與因信称义原則相衝突,問題只是真信心與假信心的不同罷了。在这里,行为不是得救的根基,而是得救的果子。上帝把信仰和德行赋予我们,然后使我们因信仰而称义,因德行而蒙恩。因为那时我们已经以基督的心为心,已经圣灵内住于我们的肉心,不是而是圣灵在支配我们的行为。这就是耶稣告诉我们的你们若立志遵行就必知道。(《约7:17》)也就是保罗告诉我们的據此看來,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發憐憫的上帝。(羅 9:16) 在奥古斯丁与贝拉基论战中,有一个著名的观点:信心不是出自于人的自由意志,而是出自于神的恩典。在四福音中,马太福音偏重耶稣说了什么,马可福音偏重耶稣做了什么,我们不能只根据一本福音就认为耶稣是什么,我们的依据是整本圣经.

延伸一下,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请注意这个顺序:道路就是你先要信他,且要跟着他行,才能得到真理,最后才能得到生命。一些宗派片面强调真理,把真理放在第一位,结果得到的是人的理性多于神的教诲;一些宗派片面强调生命,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结果得到的是邪灵的搅扰。这些教训告诉我们一定要回到《圣经》,而且,借用一句佛教的偈语,叫做:信为道源功德母 ,长养一切诸善根。


3、《圣经》中有永生吗?

你們查考聖經,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給我作見證的就是這經。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約五3940)我们不是知道五个唯独其中之一是唯独圣经吗?怎么耶稣说因你們以為內中有永生?耶稣的言下之意是经文里没有永生,我才是永生之源。那么,到底《圣经》中是否有永生?

我们要明白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回到耶稣说话时的环境。我们知道,新约的福音书反应耶稣行实是在耶稣上十字架之后才撰写的,因此耶稣在这里指的圣经是旧约。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到,耶稣说话的对象是犹太人,對猶太人來說,為了啟示救主(彌賽亞)的來臨,舊約聖經是有絕對的權威的。但是他們研讀聖經的方法不对,他们研究聖經文句、史实、律法规条谁也比不上他们,但他们不懂得旧约也是预表耶稣,因此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耶稣神儿子的身份,所以把祂当作异端来对待。我现在居住在犹太人的聚集区,看到他们每周热心地聚会、崇拜,他们用于灵命的时间是其他族群难以企及的,但是,正因为耶稣指出的这个问题还未解决,整体上他们还没有认识耶稣。问题出在哪里呢?有一些解经书说:祭司長、文士和法利賽人,都熟悉於舊約的聖經,他們會坐在摩西的位上講道,吩咐人(參照太二十三2),但他們缺少渴慕神,尋求神的心,聖經的話對他們而言是死的字句,是殺死人的武器,是宗教的儀文。他們知道基督要來的事,但是當他們聽到從東方來的博士說,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的時候,不是高興、歡喜、快樂,而是心裏不安(太二3)。他們都知道,基督當生在伯利恒,卻無人和東方的博士去伯利恒尋求主。他們看見病了三十八年的病患,蒙耶穌醫好的神蹟,卻無人敬拜讚美神,反而逼迫耶穌,因為祂在安息日作了這事;並且因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所以越發想要殺祂。掃羅在猶太教中最嚴緊的教門,就是在迦瑪列的門下,按著猶太人祖宗嚴緊的律法受教(徒二十六5,二十二3),卻曾逼迫信奉耶穌的人直到死地。這些都是字句如何成為殺死人的明證。我认为这样的解释也对也不对,祭司長、文士和法利賽人并非缺少渴慕神,尋求神的心,作为一个受压迫受侵略的民族,他们同样渴望弥赛亚。他们的问题在于在《圣经》中没有看到耶稣是神儿子,这就是保罗所说的:因為那字句是叫人死(林後三6),他們落到死的字句裏。猶太人並非不知道讀聖經不僅是研究字句,更重要的乃是尋求其中的「永生」:可惜他們沒有進一步的認識在他們面前的這位耶穌,就是永生的實際,所以仍是枉然。正因为如此,猶太人重視當時的約翰,更重視古時的摩西,卻不領會律法和先知都是見證神的兒子的。他们没有從以撒身上看見神的兒子,從會幕中看到神的兒子,從獻祭的條例上也看到神的兒子,從先知的預言上更看見神的兒子。所以主說,你們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為他的書上有指着我寫的話(46)。犹太人犯的错误,其实也常常犯在我们这些基督徒身上,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查考聖經的目的:第一,可以和知道聖經裡有指示永生。第二,整本舊約聖經是為主耶穌作見證的,因為耶穌是聖經的中心。第三,到主耶穌這裡來的人,可得生命。这也是对我们的提醒:讀聖經的目的,並不是為明白道理,或者遵守規條,乃是要藉聖經來認識並在生命中链接這一位豐滿的活生生的基督。对于教会也一样,教會所舉行各種的聚會——如佈道會,培靈查經會,祈禱會,青年會,弟兄會,姐妹會……等都是人蒙憐憫的好機會,然而會中若沒有主也就全然無功效,因為經上說:有神的兒子——主耶穌,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一5)。我们总结一下:《圣经》是给耶稣作見證的,因此肯定有永生,但犹太人不懂得《圣经》但指向,然而你們不肯到我這裡來得生命,所以他们不能从中得永生。    

现在我们把第五章完整地回想一下,前半段讲医治,后半段讲审判,说明什么?总结起来,就是为了说明耶稣是神儿子而又道成肉身成为人子,说明父子一同工作。父創造或救贖,均與聖子一同進行。父是計畫者,子是執行者,聖靈是完成者。预备一切恩典的是父,成全一切思典的是子,而施行一切恩典的 是圣灵 。主說,父愛子,將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給祂看。子代表父來到世上,所以父要榮耀子(約十六14),子也要榮耀父(約十一28、十三13),圣灵赐下要荣耀我, 为我作见证,使你们产生悔改的心。(约16:13-14)

本章只是《約翰福音》講述的一個中心問題的開頭,作者要我們瞭解歷史上的耶穌基督是真正的神。他在第一章已莊嚴宣告,現在繼續闡明。在第六章一直到第十一章中作了更深入、細緻的描述,指出祂是生命的糧(六1~71);祂是神子,在律法之上(七1~八59);祂與天父本為一(九1~十42);祂是復活與生命的主(十一1~54)。


祷告:慈爱的天父,感谢赞美你!谢谢你悦纳我们在圣灵和真理中对你的敬拜,谢谢你借圣灵将你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谢谢你用这样的爱——你儿子流血舍命的爱——使我们的心产生回响,激励我们爱你、事奉你。父啊,是你叫我们的主,那被钉十字架的基督,成了我们到你那里去的道路、真理、生命;你的灵开了我们的眼睛,叫我们看见主耶稣,就看见了父。是的,父的本意原是如此:叫我们以认识耶稣基督为至宝,叫我们在基督里经历父本性的一切丰盛。以上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之名求,阿们!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道就是神”——《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二

基督之光——《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三

基督的救赎超越宗教——《约翰福音》系列讲章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