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陆拂光》卷首语
有两句鼓噪旅游的话最牛气,西人说“思想与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中国人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两句话于我全不相应,数算下来,“万卷书”可能还读过三分之一;但虽曾担任过旅游企业的老总,经营过旅游的电视栏目,创办过乡村旅游开发的企业,身体的“万里路”大概不过百分之二、三。今有机构相邀英伦会聚(因签证未如期下来未赴会),想顺便报答拙荆四十年来担惊受怕风雨同行。消息被小傅姐姐知道,便力邀以她居住的柏林为基地,安排了德意志、西班牙、法兰西、比利时、瑞士、意大利、梵蒂冈的欧陆之旅。她预先买好机票,定下旅馆和景点门票,“擅自做主”将我们计划的旅期半月改为一个半月,并且就我们的食、宿、住、行作了细致入微的安排。说“细致入微”并非恭维,从专门由我的家乡邮寄来我喜饮的茶叶、我夫人喜食的辣椒可见一斑。她还为了我们避开战争与疫情带来的宕机和火车误点,独自一人开车从柏林到巴塞罗那来等我们,我想,最孝顺的儿女对待父母也不过如此吧了。
小傅姐姐(“姐姐”二字并非表示年龄,实在是我一贯的“滑头”行径——每有事求人,便冠以尊称)是我三十年前的同事,彼时我们服务于一间新加坡的企业,我是总经理,她是一般员工,我们企业有一千多人,彼此交往并不多,甚至我不知道她的名字怎么写。大概半年左右她就离职了,我在那个企业也只呆了一年。之后天各一方,各为生存忙碌,断了音信。后来有了她的微信,但她用的是化名,长期以来我也只当是陌生人。小傅姐姐三十岁后才去德国发展,从一句德语不懂开始,读书、打工、创业,现在 在一个大税律所从事税务工作,事业可谓风生水起。其实这一点并不重要,许多“勤劳勇敢加聪明”的中国人也都能够达到;我认为最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德国的政商界、文化界、艺术界有许多推心置腹的朋友,我亲眼目睹许多德国人都把她当成家人。知道我们要来,她的德国姐姐、德国阿姨纷纷邀请我们去小住。海外华人往往认为不可能进入到当地的主流文化中,所以这才是小傅姐姐的成功之处——她克服了中国人以“心机”待人的民族病,而是以“心”对人,自然深得不懂心机的德国人的信任。小傅姐姐是我们此行的导演和导游,我以为这是主对我的恩典——正在以《圣经》观点批评中国的文化传统的我,我的短板是没能体验被《圣经》沁润的欧陆文化,主便派了一个天使来帮助我(虽然她还没有认识主),让我补上这一课。
小傅姐姐的房客——电影导演(德国电影泰斗文德斯的弟子)、版画家(国际金奖获得者、当下正在展出的全国第十届版画展便是以他的作品作海报)樊辉也帮了大忙,我们不但鸠占鹊巢把他“赶”到地下室去住,而且还门外画谈、门外影谈肆意地批评了他的作品。他不但没有以此为忤,反而觉得是“打开了他的一扇门”,为此一定要答谢,自告奋勇带我们参访了洪堡大学、威藤堡、莱比锡和德累斯顿。他不但是导游兼专业摄影师,还为我整理翻译了大量资料。批评还有糖吃,樊导真雅量,从此拉钩,定交。
小傅姐姐的另一个房客天笑哥哥是位电脑高手,他帮我设置了手机支付,从此买冰淇淋不用请示太太了,算是在现有条件下实现了“财务自由”。
瑞士之行自然是赖在罗弟兄家了。他与我都是贵阳活石教会的会友和活石教案的难友,他现在一家基督教人权组织工作,这家机构是联合国人权组织的顾问单位,罗弟兄就成了该机构的“常驻联合国代表”了。他的太太小王老师是热情天使,最安逸的是吃到小王老师做的家乡菜,最惶恐的是即将生产的她还与罗弟兄一起陪我们去爬勃朗峰,最期待的是三周后他们家小公主即将来临。
凡事感恩,感谢主,也一并谢谢他(她)们。
虽然延长到一个半月,但毕竟“窜访”了七个国家。走马观花(这个词非常恰当,小傅姐姐就是开着她的宝马车带我们周游列国),自然浮光掠影。写不出奈保尔的深刻,也没有邹韬奋的生动,便是梁启超的尖酸也差那么一口气;同时期游英国的友人余杰已经发了几万字的游记,他是有名的快手,我一个疏于输入的古稀老叟当然不能比;友人方鸿前期游历欧陆,也有游记刊载,不过她是深度体验,我缺乏她的体会,更缺乏她的体悟。但终不愿人谓“出游带了腿没有带脑子”,又好在本月教会没有安排我证道,给神学生的公开课也要下月初才开课,于是决定日拱一卒,神游一遍“故地”。写不成游记,就写成游忆或游议,分为读堂、读城、读墓、读节、读馆、读餐等诸个专题,不依规矩,便无顾忌;改“浮光”为“拂光”,为的是加入主观色彩。看图说话,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是为开篇之语
1、太太与小傅姐姐;2、我们在她温馨的家;3、导演樊辉时刻不忘摄影师本色;4、我与罗弟兄在加尔文墓旁;5、小王老师与太太。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