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位 “搭桥者”身上我们学到什么?----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四

約翰所作的見證,記在下面:猶太人從耶路撒冷差祭司和利未人到約翰那裏,問他說:『你是誰?』他就明說,並不隱瞞;明說:『我不是基督。』他們又問他說:『這樣你是誰呢?是以利亞麼?』他說:『我不是。』『是那先知麼?』他回答說:『不是。於是他們說:『你到底是誰?叫我們好回覆差我們來的人;你自己說,你是誰。』他說:『我就是那在曠野有人聲喊著說:“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賽亞所說的。』那些人是法利賽人差來的(或作那差來的是法利賽人)。」他們就問他說:『你既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亞,也不是那先知,為甚麼施洗呢?』約翰回答說:『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們中間,是你們不認識的」就是那在我以後來的,我給祂解鞋帶,也不配。』這是在約但河外,伯大尼(有古卷作伯大巴喇),約翰施洗的地方作的見證。次日,約翰看見耶穌來到他那裏,就說:『看哪,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

這就是我曾說:“有一位在我以後來,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祂本來在我以前。” 我先前不認識祂;如今我來用水施洗,為要叫祂顯明給以色列人。約翰又作見證說:“我曾看見聖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住在祂的身上。” 我先前不認識祂;只是那差我來用水施洗的,對我說:“你看見聖靈降下來,住在誰的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我看見了,就證明這是神的兒子。”再次日,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裏。他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說:『拉比(拉比繙出來,就是夫子),在那裏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祂在那裏住,這一天便與祂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约1: 18-39》)

再过十多天,就是圣诞节,几乎所有的讲章都会围绕耶稣诞生。上礼拜王牧师也根据《约翰一书》专门讲了耶稣诞生,昨天的西区教会圣诞崇拜聚会也会分享耶稣诞生。今天我们绕一个弯另外来认识两位“搭桥者”,之所以说他们是“搭桥者”,就是认识他们的目的也是为了认识耶稣。这两位“搭桥者”就是在上述经文中出现的人物,一位是施洗约翰,另一位经文中虽然没有说到他的名字,但我们知道就是安德烈。

    施洗约翰是一个特殊人物,他降生来地上选择的身份,是祭司亚伦的后裔,他是《圣经》中最末一位先知。我们注意:他既是先知,又在体制外,这个身份很重要,因为,他如果不是先知,就无法证明他的见证是从神而来;他如果不在体制外,就是犹太教的革命而不是宣布基督教的诞生,就不可能见证“恩典”时代的到来。施洗约翰兼具二者,使得他的见证既有权威性又有革命性。换句话说,神安排他这样的身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作见证”—— 他的任务是7 节说到的:“這人來,為要作見證,就是為光作見證,叫眾人因他可以信。”他的使命《旧约》中就已经明确:以赛亚说:“有人声喊着说:‘在旷野预备耶和华的路,在沙漠地修平我们神的道。一切山洼都要填满,大小山冈都要削平。高高低低的要改为平坦,崎崎岖岖的必成为平原。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凡有血气的必一同看见,因为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4035)。《玛拉基书》正如弥赛亚的道路预备者一样,说: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预备道路31),施洗约翰非常清楚自己的“历史使命”,也非常勇敢地执行了自己的“历史使命”——耶稣“神的羔羊”身份就是他最先传达的,他是“道成肉身”第一个见证,他的见证的关键之处在于:见证了彌賽亞耶穌正式引進人類歷史新時代,见证不可见的神成为了“站在你們中間”的人,也就是对前面所说的“恩典和真理都是從耶穌基督來的”117的回应;总结为一句话就是把耶稣介绍给人类。我们知道,当时犹太教已经完全成型并固化,有完整的崇拜礼仪和组织架构,并且通过律法深入到每一位犹太人的心里。犹太教既是民族宗教又是全民宗教,反对他们相当于自己把自己摆在异端位置上。施洗约翰是向不认识耶稣弥赛亚身份的人们见证基督,如果他不去“修直主的道路”,那么可以设想耶稣传福音的过程会艰难很多;因为“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约111)人们还没有来接受主的真理的渴求,施洗约翰就担负了“修直主的道路”这项最根本的工作,神差他先行,为的是当主来时,“叫众人因他可以信”(约17)。我们来看,世界上所有宗教都没有一位施洗约翰类似的人物,这是因为他们所谓的神都是高高在上,他们的神从来没有道成肉身。与我的神学观念非常契合的一点是:施洗约翰不是在教会中作见证而是在社会中作见证,不是只在讲台上而是在争战中作见证,不是只用言行作见证而是用生命作见证。他没有行过一件神迹(约1041),但耶稣说:“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太1111)又说:“然而神國裏最小的,比他還大。”(路7:28

    我们进入处境来看施洗约翰的任务,他的任务轻松吗?并不,所有新兴宗教在初期阶段都是“异端”,判断异端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是否以人为神即教主崇拜,这在有一神传统的犹太民族更为重要。而耶稣示现在人们面前的恰恰就是一个人,而恰恰这个人还是施洗约翰的表亲。施洗约翰在当时的犹太民族文化里面,他的“社会身份”已经被人承认了是“先知”,这就是上一段中说到的群众对他的认可拥戴和祭司和利未人对他的试探考试。因此他“修直主的道路”有了前提。这个“修直”既有属灵上“祂已經在你們中間了,可惜你們卻不認識祂”“神的羔羊,除去(或作背負)世人罪孽的”的先知应有的传达神的启示的功用,又有利用自己的社会身份“处境化”告诉同胞“我曾看見聖靈,彷彿鴿子從天降下,住在祂的身上” 的祭司为百姓代求的功用。施洗约翰与耶稣是亲戚,他比耶稣大半岁,可是他却说“先前不認識他”,这不是他在撒谎,而是说“我也是现在才认清楚他的弥赛亚身份”。

       判断真假先知有一个最为显明的指标:那就是凡抬高自己,以自我为中心,更进一步以自我为神的,一定是“假先知”;凡忠于神,忠实完成神的使命,在此过程中不惜牺牲个人利益、荣誉甚至生命,就必定是“真先知”。我们设想一下:在他之后出现的耶稣一定要与他“争羊”,如果施洗约翰只是一个宗教革命者或宗教领袖而不是先知,他一定会打压耶稣的兴起。而施洗约翰的表现是:对法利赛人说:“他就明说,并不隐瞒。明说,‘我不是基督。’”(约1:20)“他说,我就是那在旷野有人声喊着说,修直主的道路,正如先知以赛亚所说的。”(约1:23"我是用水施洗,但有一位站在你们中间,是你们不认识的,就是那在我以后来的,我给他解鞋带也不配"(约翰福音1:26-27);他对犹太人打发来的祭司和利未人公然承认自己“三个不是”(不是基督,不是以利亚,也不是那先知)后,这些人警告他:“(你)为什么施洗呢?”要知道这在当时很可能被判僭越罪处死,但施洗约翰明白自己的使命是为耶稣作见证,他说自己是“声音”,他也因此被称为“曠野的人聲”(“声音”就是“替神发声”。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巴刻就希望像施洗约翰在荒野中呼喊一样“作为一个‘声音’)。他的身份从神而来,他的启示从神而来,他的使命也从神而来。在承认自己“三个不是”的同时他对门徒说:"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1:29)"他必兴旺,我必衰微"(约翰福音3:30),他不但不怕耶稣“拉羊”,还让自己的两个门徒安德烈与约翰去跟从耶稣。如果施洗约翰不是先知而是宗教家,从利益出发他也永远不会这样做。如果命令不是从神而来,他就既没有责任(他不是犹太教体制内的人)也没有必要(为此可能丢掉性命)这样做。但是,所有先知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不是因为对国家、对君王、对人民负有责任,而是对国家、对君王、对人民向神负有责任。所以,对他们来说“使命”大于“生命”。

     说句题外话,中国最著名的基督徒王明道就被比喻成施洗约翰,焦源濂在王明道的自传《五十年来》序中说:“王先生有许多地方很像当年的施洗约翰。约翰福音中有两节圣经我认为很可以作为王先生一生的写照:“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约一章六至七节)根据上面的经文,我们可以看见王先生一生的三个特点:他是从神那里差来的;他的使命是为光作见证;他完成使命的方法是叫众人因他(即他这个人的品格和行事为人)可以信。 一个传道人的品质如何,显然是由第三点证明出来。” 王明道就是高举神而谦卑为人的表率。中国另一个著名的基督徒宋尚节更被比喻成施洗约翰,宋尚节强调的一个细节我非常感动,他说到他的讲道不是把话说出去而是“把生命分出去”,他说“我每次讲道,头四天都在房中流泪,此中的内情惟有主耶稣知道。亲爱的弟兄姊妹们!你们拼命讲道,把生命舍去才对哩! 他用母亲生孩子来比喻:“ 我见着一个妇人很瘦,她的儿子却很多;大半肥胖的妇人孩子很少;你们若看见一个妇人,衣衫褴褛,形状瘦削的,一定是多子,这是必然的。一个人果子结得超多,背负十字架也越重,你越受苦,主越用你。十字架,十字架!永是我的荣耀!我在美国八个年头,都是作苦工,每晚必扛铁条走一里远,扛了两天就病了。要一礼拜才有工作钱拿,两天却没有。后来结人家洗碗,每次洗碗,都洗到手肿;我作苦工作到得硕士,还是要再作,他们(美国人)看我和黑奴一样,常没得吃,也没有工钱,后来去田里工作,越做越苦。有一天,上帝却把我改变过来了,叫我去传道,到乡下去传道三年。我自重生后,被囚了一百九十三天,苦得更是难言,我常不明白上帝的意思,现在知道了。上帝要我吃苦,训练我。我在中国各地方传道,好多次彼人家驱逐,被攻击,有时我说:为什么我要这样苦呢?别的传道人,那么快乐。啊!这都是上帝的好意思,要训练我背负十字架。”宋博士最惊世骇俗的一句话:“中国教会不是缺少传道人,乃是缺少被圣灵充满的见证者”。施洗约翰-王明道-宋尚节,他们身上共有的品格气质,就是毫无保留把自己献给主,这就是我们——尤其是在教会有侍奉的弟兄姊妹学习的地方。

     我们要说到的另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人物安德烈。他是十二门徒中最平凡的一个,以至于马太、马可、路加都没有记载他的事迹,只有与他一起最早到耶稣面前来的约翰记录了。他的事迹也很简单,就是三次把人带到主面前来。除了本节中把自己的哥哥西門彼得介紹給主;然后,又帶領那有五餅二魚的小孩見耶穌(約六89);最後,也是他引那幾位希利尼人到耶穌跟前(約十二2l22)。这看似简单的三次行为,象征了基督教的发展过程:第一次形成了使徒,第二次有了群众,第三次福音传到外邦。安得烈似乎就是人與主之間的橋樑,借著他,人能認識主。因此,教会中有一种项目叫做:安得烈運動。(基督教的三大分支之一的东正教,就奉安得烈为建立者,基辅的圣安得烈教堂就是传说中安得烈树立十字架的地方)

    “安得烈運動”不是简简单单的文化宣传社会活动,它是以生命为代价的生命运动,为了到异国他乡见证主,历史上很多传教士埋骨他乡,我在一首诗歌里称之为“血种麦粒” 。打岔讲一个安德烈同名人的故事:1955年,一名年青的荷兰宣教士安得烈弟兄在一次波兰旅程,出席了由共产党举办的青年大会,他发现基督徒根本不能获得圣经,宗教自由只是名义上的东西。自此他展开了冒险之旅,矢志要将宝贵的圣经送到波兰及俄罗斯等当时的铁幕国家去。他成立了《敞开的门》来推动这项事工,这项事工一直坚持到现在,安德烈已经80多岁了,而《敞开的门》为了陪伴和坚固那些因信耶稣的缘故而遭受逼迫的基督徒,在超过60个国家中提供圣经和基督教书籍,在“目标宣言与核心价值”中安德烈写到:我们相信,所有的门都是敞开的,上帝让祂的身体进入世界每个角落,去传扬福音。 在“目标宣言“中说: 强化及装备因信基督耶稣而遭受或面对辖制及逼迫的基督肢体,并透过以下方式鼓励其参与世界福音事工: 提供圣经及书籍丶多媒体信息丶领袖培训丶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代祷; 坚固生活在受威胁或不稳定地区的基督肢体,面对逼迫及苦难; 并且; 教导及动员生活在自由地区的基督肢体,让其认识并积极参与,协助受威胁及受逼迫的基督徒。 我们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相信当一个肢体受苦,所有的肢体就一同受苦(哥林多前书12:26)。古今两个安德烈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能只是吸收恩典,而是要让恩典流出。这就是“安得烈運動”的核心点—— “带人见耶稣”。

    反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安得烈自己怎样认识主的,这对我们的灵命操练也很重要。我们重温这一段《圣经》:再次日,約翰同兩個門徒站在那裏。他見耶穌行走,就說:『看哪,這是神的羔羊。』兩個門徒聽見他的話,就跟從了耶穌。耶穌轉過身來,看見他們跟著,就問他們說:『你們要甚麼?』他們說:『拉比(拉比繙出來,就是夫子),在那裏住?耶穌說:『你們來看。』他們就去看祂在那裏住,這一天便與祂同住,那時約有申正了。——(《约1: 35-39》)

    安德烈是施洗约翰的门徒,他不是因为神迹信仰耶稣(他没有见到耶稣的神迹),也并不可能通过知识认识耶稣(他没有太多知识)。那么,回到一个神学性的问题:认识主靠恩赐还是靠恩典?

    我们把他与施洗约翰相比较,施洗约翰是先知,虽然他一开始说了很多从神而来的话,而且还说出“他必兴旺,我必衰微”这样伟大的概念,甚至允许自己的门徒去跟从耶稣。但是他在监里就犯了糊涂,怀疑自己对耶稣的认识是否真正从神而来,否则就不会让人来问耶稣。而安德烈就是一个底层渔民,凭恩赐他肯定没有施洗约翰那么多,但实际上他从听闻了老师施洗约翰对耶稣的介绍后便来跟從耶稣,这一段里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這一天便與祂同住”,“這一天”表明他心里想认识耶稣的急迫,“與祂同住”是他认识耶稣的方法。那一时间,圣灵还没有降下,认识耶稣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亲近耶稣,與祂同住。

    安德烈的例子说明了《圣经》从伊甸园就告诉我们的一个真理:全知全能的神并不希望人类增加“智慧”来获得发展,而是希望人全然“顺服”来获取护佑。信仰的基础是相信,神让人从信仰进入顺服;知识的前提是怀疑,蛇让人从怀疑进入知识。相信是把判断权交给神,让自己处于对“恩典”的接收地位;怀疑是把判断权留给自己,让自己处于“神”的地位。我们发现,不是愚笨的人想成为神的多,而是自以为聪明的人想成为神的多。凭“恩赐”就有可能只想要主的恩賜,卻不要賜恩的主,就可能会走上错误的道路,就有可能吃“分别善恶树果子”;凭“恩典”就是“吃生命树果子”,就是安德烈的“與祂同住”。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就警告不要从哲学中寻求救恩,从这个角度来说,我认同“知识越多越反动”——尤其是现在很多神学院不是培养传福音的使徒而是培养反基督的先锋。

     我之所以特别强调安德烈的“凭恩典”,就是希望我们大家以安德烈的“凭恩典”自省,不是用《圣经》的字句来解释耶稣,而是在生命里真正触摸到耶稣的生命,并“与他同住”。生命与生命的连接,才会产生新的生命;而用《圣经》的字句来解释耶稣就会不冷不热,这时候我想起同样是本书作者约翰写的《启示录》中对老底嘉教会的批评:耶稣说:“你既如温水,不冷不热,我要把你吐出去。”

     我们从施洗约翰和安德烈身上学习到什么?我们发现,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们与施洗约翰和安德烈处于同样的时代:他们是为了见证主的到来,我们要见证主的再来;他们“修直主的道路”,而我们大使命的果效是耶稣再来的前提;他们是主来到世间的“先锋”,我们能否担当起主耶稣再来的“先锋”?——我希望我们大家在圣诞周里每天默想这一个命题。

祷告:亲爱的天父,在这弯曲悖谬的时代之中,我们不靠主就完全站立不住,你知道我们的无知,也知道我们的软弱,你让施洗约翰和安德烈来作我们的榜样,我们作为经历过主的同在的基督徒,也有与施洗约翰和安德烈相同的使命与功能,从他们身上我们要学习很多,最重要的就是在“搭桥”过程中高举神而谦卑己,就是神的“使命”大于他们的“生命”,就是“与他同住”,用生命与主的生命连接,就是不但凭“恩赐”更要凭“恩典”与主连接,我们恭敬地把自己交在主的手中,求主亲自打造我们成为合神心意的器皿,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之名求,阿门!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道就是神”——《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二

基督之光——《约翰福音》系列讲章之三

基督的救赎超越宗教——《约翰福音》系列讲章12